close

男童上課難專心 服藥後安靜聽講


【記者鄭綿綿、李叔霖/台北報導】 2009/03/31


調整字級:






過動症小孩常見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常無法適應學校團體活動,讓家長十分傷神!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羅明宇表示,門診中曾有一名10歲的劉小弟弟,做作業不能靜坐10分鐘以上,記憶力和學習成績不理想,上課時也難專心,經連續給予中藥甘麥大棗湯3個月後,終於能安靜地坐在課堂中聽講。

羅明宇表示,這名患者是媽媽懷孕7月早產出生,4~5歲時就有過動表現,開始時明顯出現好動,說話多,且不自主地搖頭眨眼、嘴角扭動。近幾年來症狀更是有增無減,常因過於好動而跌破頭皮或損傷手腳。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做功課不能靜坐10分鐘以上,記憶力和學習成績都下降,晚上睡眠差,多夢。上課時不專心,甚至在教室內外走動。讓家長和學校老師都很煩惱。

羅醫師指出,這名男孩經正規檢查,排除自閉症、腦癱等症,智商測驗、腦波電圖、斷層掃瞄檢查都正常。前來尋求中醫治療,由於患者還合併有晚上睡眠易醒,食慾差,排便燥。看診發現患者脈弦數,舌紅,舌中心見微薄白苔。處方應用以甘麥大棗湯為主

醫師指出,甘麥大棗湯由甘草、小麥、紅棗3味藥組成,有助於緩和這名患者的過動現象。患者在連服3個月後,過動現象漸漸改善,終於能安靜坐在課堂中聽講。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副教授賴東淵舉例指出,在其門診也碰到一名年約13~14歲的吳姓男童,被西醫診斷出有過動症已有5~6年,經診斷後,先後開立大柴胡湯、抑肝散等藥方,治療後,家長反應男童的動作已較為緩和,沒再出現特異性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過動兒參加考試時不宜跟一般生混在一起。賴東淵強調,因為患者四肢經常動個不停,動來動去的行為容易讓監考老師認為是在「作弊」,若要求患者不能過動則往往適得其反,所以最好集中在另一間教室考試比較好,以免遭到誤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比柏創意研究所 的頭像
    比柏創意研究所

    ~比柏創意設計研究所~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