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蒜素對大鼠肝損傷細胞因數保護作用


研究大蒜素對高脂飲食致大鼠慢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內毒素(Lps)刺激引起肝臟枯否細胞(KCs)分泌細胞因數的變化。方法 Wistar大鼠隨機分為3組,10周後腹主動脈采血測定血漿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白細胞介素(IL)6IL(10)、腫瘤壞死因數(TNF)拟α水準,取肝組織用於組織病理切片的製備。分離培養KCs,檢測在Lps刺激下KCs上清液中IL6IL10TNF拟α的水準。結果 大鼠發生慢性肝損傷時,血清ALTIL6TNF拟α水準明顯升高(P<005)IL10水準顯著下降(P<001),大蒜素可減輕慢性肝損傷,降低血清IL6水準(P<005)。各組大鼠分離培養KCs在加入Lps刺激後,上清液中IL6TNF拟α水準變化與以上結果十分相似,藥物組L10水準顯著升高(P<005)。結論 大蒜素對肝臟的保護作用,可能通過調節KCs對細胞因數的分泌來實現。大蒜素作為一種來源廣泛的含硫化合物,其對四氯化碳、酒精等引起的肝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研究發現,大蒜素對高脂飲食引起的慢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但機制尚未闡明。為此,我們通過複製大鼠慢性肝損傷模型,觀察大蒜素對肝臟枯否細胞(KCs) 分泌調節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Wistar 雌性大鼠,體重150 170g(山西醫科大學動物中心)


  112 主要試劑及藥物 膽固醇(北京化學試公司);大蒜素膠囊(湖北金龍藥業公司)IV型膠原酶、胎牛血清培養液(DMEM)Percoll液、內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 from Escherichia coli 0111:B4)(美國Sigma公司);白細胞(IL)6IL10、腫瘤壞死因數(TNF)拟α(解放軍總醫院科技開發中心放射免疫所)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公司)


  12 方法


  121 動物模型的建立 選用雌性Wistar大鼠36,正常餵養1周後隨機分為3組,對照組正常飲食飼養;模型組給予高脂飲食(普通飼料 5%的膽固醇 15%的玉米油);藥物組高脂飲食同時隔日大蒜素(05% 10ml/kg)灌胃。10周後各組取實驗動物8只,1%戊巴比妥鈉麻醉後腹主動脈采血處死動物,取肝左葉置於10%中性福馬林固定備做病理切片。


  122 血清指標的檢測 採集的血液經肝素抗凝後3 000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漿,用於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IL6IL10TNF拟α水準的檢測,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23 枯否細胞的分離、培養及鑒定 採用改進Seglen膠原酶兩步灌流和Percoll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得到各組大鼠肝臟細胞,經5%CO2 37恒溫培養箱孵育4h,洗去未貼壁細胞。經台盼藍非特性酯酶染色,活性和純度分別達到95%時,調細胞數為5×106,接種于48孔培養板中,每組8孔。


  124 培養上清液細胞因數的檢測 培養液中加入 100mg/ml Lps2滴,4h後收集培養上清,用於IL8TNF拟α、IL10的測定。


 


  13 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用±s表示,採用SPSS 120軟體進行方差分析(SNK)


 


  2 結果


  21 慢性肝損傷結果


  211 肝組織病理學變化 肝組織病理學顯示,模型組與藥物組大鼠體肝組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彌漫性改變,肝內可見到大量的脂肪空泡(肝小葉內含脂滴細胞/總細胞數>1/3)及肝細胞氣球樣變、小葉內和管區有大量的以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但未見明顯肝纖維化,表明慢性損傷大鼠發生脂肪肝炎;與模型組相比,藥物組大鼠肝組織炎性細胞浸潤明顯減輕。


  212 血清ALT的變化 對照組為(615±126)u/L,而模型組與藥物組ALT水準明顯升高,分別為(2103±1054)(1441±729)u/L,與對照組比較,P<005。藥物組與模型組比較,ALT水準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3 血清IL6IL10TNF拟α的變化(1) 隨著動物發生慢性肝損傷,模型組與藥物組IL6TNF拟α水準明顯升高 IL10則明顯下降;藥物組IL6水準明顯低於模型組,而TNF拟α降低及IL10升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1 大蒜素對血漿因數的影響(略)


  注:與對照組比較,a P<001b P<005;與模型組比較,c P<005


 


  22 枯否細胞的分離、培養結果


  221 KCs形態的改變與對照比較 分離KCs結果表明,對照組KCs體積較小,形態相對整,胞漿突起纖細,胞漿內僅有少量空泡。而模型組KCs體積明顯增大,核漿比例增大,胞漿突起明顯增多、變粗、胞漿高度空泡化,吳典型的活化狀態。


  222 KCs分泌細胞因數的變化(2) 加入Lps後,模型組與藥物組培養上清液中IL6TNF拟α水準明顯高於對照組,IL10、水準發生明顯下降。藥物組與高脂組比較IL6TNF拟α水準顯降低,而IL10水準顯著升高。


  表2 大蒜素對大鼠KCs培養上清液細胞因數的影響(略)


  注:與對照組比較,a P<001b P<005;與模型組比較,c P<001d P<005


  3 討論 近年來,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發病率明顯增高,儘管該病的發生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對先天肥胖性ob/ob小鼠和fa/fa大鼠研究表明,KCs分泌功能紊亂參與了疾病的發生。其自然發展成為脂肪肝,特徵有胰島素抵抗、肥胖、脂質代謝紊亂,與人類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直接相關〔1〕。Yang等〔2〕提出肥胖個體枯否細胞功能紊亂可以增加肝細胞對內毒素的敏感性,從而加速脂肪肝炎的形成。對肥胖、瘦素受體功能紊亂的大鼠、小鼠枯否細胞體外培養發現,枯否細胞表型異常,在給予內毒素刺激後與對照比較,促炎因數IL6TNF拟α表達增加,而抑炎因數IL10表達抑制〔3〕。儘管肝臟各種細胞均可產生TNF拟α,但普遍認為內毒素活化枯否細胞TNF拟α產生的主要來源。研究表明,TNF拟α在脂肪肝炎的發生、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不僅可通過活化受體,產生各種適應性蛋白、促進肝細胞的抗凋亡〔4〕,也可引發肝細胞線粒體釋放出活性氧引起肝細胞死亡、凋亡和肝臟的炎病浸潤IL6是肝臟KCs產生的另一種重要促炎因數,可與TNF拟α在協同促進肝內炎症的產生。相反IL10可通過抑制各種促炎因數的生成,從而減少肝內中性粒細胞的浸潤。大蒜素是從大蒜中提取出的一種有效成分,其作用十分廣泛。有文獻報導其對CCl4及乙醇所致的急、慢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56〕。在我們以往的研究中也發現,其對高脂飲食所致肝臟慢性損傷也有較好的保護作用。為進一步證實大蒜素是否可能通過調節KCs分泌功能來改善肝組織慢性損傷,實驗中以高脂飲食複製慢性肝損傷模型。檢測結果表明,模型組大鼠發生脂肪肝炎時,血漿促炎因數IL6TNF拟α明顯升高而抑炎因數IL10顯著降低,大蒜素可抑制IL6水準的升高。體外實驗進一步證實,大蒜素可降低KCsIL6TNF拟α的表達,在提高IL10的表達方面作用十分顯著。說明大蒜素可通過調節KCs的分泌,改善肝臟內促炎因數與抑炎因數的失衡,參與對肝臟慢性損傷的保護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比柏創意研究所 的頭像
    比柏創意研究所

    ~比柏創意設計研究所~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