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搶救腦震盪 堪稱妙藥仙丹
嘉眾草師盼相關單位及醫藥界認真研究蛇莓療效並大力推廣造福腦震盪患者
在意外事件當中,包括車禍、高處墜落、甚至推擠碰撞、被毆等等,都有可能造成腦震盪,而在發生腦震盪的短短一個小時內,如果沒有妥善的處理,即使是輕微的腦震盪,也可能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甚至是白白送掉一條寶貴的生命。
以目前先進的醫學技術來說,碰到腦震盪仍然是相當棘手的問題,特別是傷者腦壓通常會偏高,以致造成無法開刀的窘境,只得眼睜睜看著病人病情逐漸惡化。
針對現代醫學這個缺憾,當代驗方泰斗──嘉眾草師以救世救人的慈悲,特別提供一帖驗方,希望讀者熟記,並廣為宣傳,相信今後因腦震盪過世的傷患可以大幅降低,嘉眾草師更盼相關單位及醫藥界,認真研究本驗方的療效,並大力推廣,以造福腦震盪患者。
嘉眾草師提供的驗方就是「服用新鮮蛇莓汁」。根據嘉眾草師廿年的經驗,「蛇莓」是治療腦震盪最理想的草藥,對於降低腦壓及化解腦內瘀血有相當強的效果,這是目前西醫西藥無法比擬的。
不論是車禍、從高處墜下,或是頭部被毆,只要感到頭痛、頭暈、噁心想吐,以致口吐白沫,這些都是腦震盪的現象,在緊急送醫的同時,應立即服用新鮮蛇莓汁,越早服用療效越好。
新鮮蛇莓汁的製作方法如下:取新鮮蛇莓,連莖帶葉一把一碗公( 一台斤 分成二至三次使用),洗淨後,用冷開水再洗一遍,置於果汁機中,加半碗冷開水打汁,
濾過後,加一點蜂蜜及半湯匙米酒,令患者喝下。如果無法飲用,則用灌食,小孩用量減半。情況輕者只喝一次,重者三小時後再喝一碗。
本草藥有少許毒素,唯服用一、二次對身體並無害處。如果在醫院內,可與主治醫師研商,令患者服下本藥汁,以盡速降低腦壓,並且讓病況不再惡化。
「蛇莓」是類似草莓的一種匍伏性草本植物,又名「蛇波」、「蛇皮」、「龍吐珠」,葉片較草莓小,野外經常可見其蹤跡,其果實亦如草莓,唯果粒較小。一般草藥店均有出售, 台北市龍山寺旁草藥街及廣州街青草藥店更有冷藏新鮮蛇莓全草出售。
嘉眾草師表示,「服用新鮮蛇莓汁」治療腦震盪絕對是仙丹妙藥,患者家屬千萬不要遲疑,這是他搜集古今中外民間驗方,編著《小偏方治大病》中最理想的藥方。---摘自長青資訊社出版之《小偏方治大病》。(歡迎轉貼,唯需註明出處,否則以侵害著作權論)
嘉眾草師編著的《小偏方治大病》曾在台灣新生報連載五年,網羅最有效的偏方、驗方近千種,報並經國醫于永林審訂,是目前全世界最有系統、最權威的偏方、驗方圖書。該書蒐集的藥方均如「新鮮蛇莓汁治癒腦震盪」一樣簡單、靈驗,是一部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健康寶典。該書精裝本定價3500元,一般讀者、公司行號及機關學校一律8折,本部落格讀者6折優待,僅收2500元,敬請把握機會。
郵政劃撥19896371戶名:長青資訊社,訂購專線: 0922-217818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壽山動物園10.31∼11.15免費入園16天
壽山動物園10.31∼11.15免費入園16天
自由時報更新日期:2009/10/19
〔記者曹明正�鎅甽秦蠷氶f
斥資1億5千萬修繕的壽山動物園確定在11月7日全面開放,10月31日至11月15日,所有
民眾免購票就能入園,11月7日開園當天,配合動物園「30而ZOO」活動,還有切蛋
榚、親子攝影比賽等各式慶祝。
11月7日 全面開放
7月份開放局部園區,加上夜間延長逛園時間,讓市民對於「完整版」的壽山動物園一
直有很高期待,園方也正式宣布11月7日將全園開放,國內動物園唯一的「兒童牧
場」也要首度曝光。
兒童牧場 全國唯一
壽山動物園管理中心主任張博宇指出,兒童牧場初期有南非白色山羊「波爾羊」、70
公分高的寵物迷你馬,以及驢子、兔子等4、5種動物約20隻,佔地1公頃,並採穿透式
的展示空間,親子可在工作人員的輔助下,近距離接觸、餵食。
開園日 精彩活動歡慶
另外將開放的區域還有非洲動物區、台灣原生動物區、靈長動物區、大鳥園、動物園
餐廳及禮品店等,11月7日開園預定由市長陳菊主持,並有大型生日蛋糕慶祝動物園30
週年,以及動物叫聲模仿大賽、MOMO點心家族表演等。
有鑑於7月12日局部開放當天就有1.6萬人湧入動物園,園方也呼籲遊客多多利用大眾
交通工具,例如搭乘捷運至O2鹽埕埔站,4號出口就有56號動物園專線公車;團體遊客
可先向動物園或高雄市公車鹽埕總站預約,增開車次。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中西合併療法闢新徑
|
|
【中時健康 陳鈞凱/台北報導】2009.09.14
|

糖尿病是近年來威脅國人生命甚鉅的慢性病殺手,雖然排名在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五位,但實際上,第二、三名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中,不少病患都與糖尿病的併發症有關。不少研究發現中西醫結合可有效控制併發症,也許值得病患一試。
飲食習慣改變及人口老化,台灣糖尿病病患人數日漸增多,成為近年來急速竄起的慢性病。糖尿病19歲以上盛行率,更由1997年的5%,增至2002年的8%。但糖尿病治療是不是只有西醫一途?不只中醫大力疾呼中藥可降血糖及改善症狀,包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也推出中西醫合併療法,為中西醫結合敲開大門。
中西醫在治療糖尿病上,中醫師李深浦認為,做法其實並不互斥,即使是已經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的病人,也可以併用中藥來調節,達到預防併發症功效。根據臨床經驗顯示,轉服中藥的病人當中,雖然並非每個人的血糖都能很快獲得控制、穩定下降,不過明顯的,發生低血糖的情況都改善許多。
原因就在於中醫在治療糖尿病時不僅只是注重在胰島素細胞的活化,還同時注重肝臟跟身體末稍血液循環的調節,並藉由補腎來達到補血、補荷爾蒙的功效。
補腎?跟治療糖尿病有關?李深浦解釋,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糖尿病其實就是一個身體慢性的老化過程,因此如何延遲老化,便成了中醫治療糖尿病的重點。而正好與西醫觀點不同,中醫認為腎的功能,不只是過濾血液裡面的髒東西、排洩的系統而已,更與雄性、雌性荷爾蒙有關,是體內荷爾蒙系統的主導,左右老化關鍵。
所以治療糖尿病,李深浦說,中醫第一步首重「健脾」,再來「養肝」,然後「溫腎」,最後才是「氣化」,而所謂氣化就是把體內血糖轉化成體能,改善末稍血液循環,是一整套環環相扣的重大工程,而非只是著重在高高低低的血糖數字控制上。尤其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多,李深浦強調,如何預防腎衰竭、腎發炎、末梢組織壞死、手腳麻痺、血管硬化、眼睛黃斑病變等,也都是必須留意的地方,而中西醫合併療法正好可以提供更全面化的照顧。
|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老婆?就是你願意把積蓄交給她保管的女人。
什麼是情人?就是你偷偷摸摸地去和她約會又怕妻子撞見的女人。
什麼是紅粉知己?就是你能把有些秘密說給她聽卻不能說給老婆聽的女人。
老婆是一種約束,約束你不能隨便和別的女人交往。
情人是一種補償,補償你想從妻子那得到卻又無法得到的激情。
紅粉知己就是一種點撥,點撥你心中的迷津。
老婆陪你過日子,情人陪你花鈔票,紅粉知己陪你聊聊天。
老婆不能替代情人,因為她沒有情人有情調。
情人不能代替妻子,因為她沒有老婆的親情。
老婆和情人都代替不了紅粉知己,那是心靈的需要。
老婆是一個和你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女人,卻為你深夜不回家而牽腸掛肚。
情人是一個和你沒有一點家庭關係的女人,卻讓你嘗盡做男人滋味盡情消魂。
紅粉知己是一個還沒和你扯上關係的女人,卻能分擔你的快樂和憂愁。
老婆是一個家,是一個能給你浮躁的心帶來安撫的港灣。
情人是家的累贅,只是不到萬不得已你不想甩掉。
紅粉知己是家的點綴,沒有她你不會覺得寂寞,但你會覺得生活沒意思。
老婆的關心像一杯白開水,有時會成為一種嘮叨,只是在生病時才成為一種溫馨。
情人的關心就像在白開水里加了一勺糖,慢慢地品上一個晚上還不滿足。
紅粉知己的關心就像工作到午夜喝一杯咖啡,越喝越提神。
老婆懷上你的孩子會深情地問你想要個男孩還是要個女孩。
情人懷上你的孩子會哭著來問你該怎麼辦怎麼辦啊?
對於紅粉知己,你會把你的情人懷孕的消息告訴她,並問她你該怎麼辦。
至於老婆,你會在她發現你的情人肚子大了的秘密後才告訴她:
『其實,我早就想告訴你了。』然後拼命地向她解釋,並作可憐狀。
老婆回了娘家一個星期不回來你也不想她。
情人三天不見你就給她打電話:上哪去了?今晚我們到老地方喝杯咖啡好嗎?
心中有了苦悶,你最想找個紅粉知己傾訴,
告訴她你在老婆和情人之間疲於奔命,實在受不了了。
最讓男人受不了的是老婆的嘮叨,情人的眼淚,紅粉知己的誤解。
老婆的嘮叨使男人的心亂上加亂。
情人的眼淚讓男人已硬的心變得酥軟。
紅粉知己的誤解把男人的心由懸崖推進深谷。
最好的老婆,就是男人能從她身上找到情人和紅粉知己兩種相互交織的感覺,
只是這種感覺男人很難找到。
最好的情人是在你和她的關係被老婆發現而主動退出又不提任何要求,
只是情人很難做到這點。
最好的紅粉知己是有一天她能成為情人,甚至老婆,只是這種想法很難實現。
如果有可能,男人都在想把紅粉知己變成情人。如果再有可能,再把她變成老婆。
只是變成老婆的紅粉知己就不再是知己了,因為很少有男人把自己的老婆當成知己的。
男人心中有好多秘密不能隨便說給老婆聽。要不,那還叫男人嗎?
娶一個老婆是為了怕別人說閒話。
找一個情人是為了給單調的生活加點調味品。
交一個紅粉知己是想給空虛的心靈澆點雞湯。
男人一生都在尋找的不是一個老婆,也不是一個情人,而是一個甚至更多的紅粉知己。
最後:
老婆看了這一篇文章的反應是:放屁、犯賤!
情人看了這一篇文章的反應是:親愛的,就不能將人家的地位再提昇一點嗎!
紅粉知己看了這一篇文章的反應是:你的文采越來越讓人折服了。
--- 本郵件來自HiNet WebMail ---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發現安靜的癌?
|
連續發生知名醫學中心名醫突然得到晚期癌症,令人錯愕。 有些癌症靜悄悄地侵襲人體,迄今仍缺乏肯定有效的篩檢可做。
我們能做些什麼?
【文╱楊心怡;攝影╱鄭佳玲】
「子宮頸癌疫苗+抹片,給你雙重防護」是最近的防癌宣導,另外像是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即使是健康檢查的大腸鏡、胃鏡檢查,都可以幫助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胃癌,早期治療。
此外,大家都知道戒菸、戒酒、戒檳榔有助遠離肺癌、肝癌及口腔癌。
但是,當你感冒老是沒好還反覆感冒、久咳不治、腰痠、體重下降、女性有異常出血、下腹悶痛、頻尿時,你會懷疑這些可能是癌症的警訊嗎?
鼻咽癌、肺(腺)癌、胰臟癌、腎臟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這六種默默蔓延的癌,檢查工具不易早期發現,需要留意,以免太晚發現。
感冒一直沒好,小心鼻咽癌
鼻咽癌是頭頸部癌症中第二常見的,僅次於口腔癌,約佔40%。不過治療效果並不差,平均五年存活率超過七成,如果能早期發現,第一、二期病患平均五年存活率更高達九成以上。
鼻咽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目前也還未發展出任何篩檢可做,很難早期發現。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瑞坤表示,一般因為淋巴腫大而使鼻子塞住,或影響視力時,大多已經發展到中、後期了。
因此他提醒,如果有流鼻血,出現一些很像感冒的症狀,如流鼻涕、咳痰等,卻一直沒好,或平時不常感冒的人,卻連續感冒好幾次,就要有所警覺,儘快去醫院檢查。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詹凱傑也提醒,成年人的中耳積水問題(耳悶塞感),以及單側耳朵出現耳鳴、聽力變差等症狀,都是鼻咽癌的徵兆之一,不可輕忽。
戒菸是遠離肺癌的唯一途徑
肺癌已連續四年高居國人癌症頭號殺手。根據2007年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它佔男性癌症死因第二位,僅次於肝癌,在女性則居首位。
肺癌目前也還沒有早期發現的篩檢工具。許多人發現有咳嗽、咳痰帶血,或者因胸痛、吞嚥困難等症狀而去醫院檢查時,多半已經是晚期。42歲的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翁雯柔不菸不酒,卻仍難逃罹癌的命運,年初久咳去檢查,已是肺腺癌第四期。
謝瑞坤提到,以前認為痰液的檢查及胸部X光檢查有助早期發現,但已有研究證實,這些檢查仍有其盲點,因此現在有些醫院會以螺旋電腦斷層做為早期篩檢的工具;但他認為,電腦斷層總是有放射線的顧慮,而且這種篩檢的有效率還沒有完全被醫界認同,民眾在選擇時,還是應多方考量。
排除運氣不好、雖注意健康卻仍生病的例子(前法務部長陳定南、舞者羅曼菲),戒菸還是目前醫界能想得出來的預防方法,並且要避免暴露在吸菸或空氣污染的環境中。
趁著今年菸害防制法新制上路,趕緊戒菸吧。戒菸不只降低罹患肺癌機率,就連其他癌症,如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胰臟癌、腎臟癌、膀胱癌,甚至是心臟病、中風的機率都會跟著減少。
■值得期待的好消息:除了吸菸、二手菸及空氣污染等風險因子外,有肺癌家族史的病患也是高危險族群。
根據國外大型研究顯示,針對一般人進行電腦斷層檢查,篩檢出肺癌者約0.3.0.5%,而針對抽菸高危險群篩檢,則出現2.3%的肺癌患者。
因此,長庚醫院與六家醫學中心合作,利用低劑量64切電腦斷層篩檢肺癌患者家屬近300人,發現有15%的家屬肺內有0..5公分以上的結節,其中超過1公分、高度懷疑為肺癌的人有6.5%,是吸菸族群罹患肺癌的兩倍,而來自多發家族(三等親內超過2人以上得到肺癌)更證實已有3位家屬罹患肺癌。
不過,謝瑞坤認為,利用64切電腦斷層做為肺癌早期篩檢仍無定論,還需更大規模的研究及觀察。
別輕忽腰痠,可能是腎臟癌徵兆
根據國健局的統計,2006年的癌症死因中,腎臟癌佔第17位;但謝瑞坤也提到,近年發現的病例似乎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腎臟位於後腹腔,因為空間很大,所以不容易早期發現。王正旭提醒,如果發現血尿、腰部痠痛、腹部腫塊,就要小心是腎臟癌,應儘快做進一步檢查;但事實上,能經由這三種症狀發現腎臟癌的比例仍低,多半是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之後才發現。
另外,長年洗腎、愛吃止痛藥或常染頭髮的人要特別注意,可能是腎臟癌的高危險群,建議定期接受尿液檢查及超音波檢查。王正旭還補充,常染頭髮除了與腎臟癌有關,也與膀胱癌有關,因為染劑會透過泌尿系統代謝,如果長期堆積在腎、膀胱,就可能刺激癌細胞病變。
上腹悶脹、持續且不明原因上腹痛……都可能是胰臟癌的警訊
民歌手黃大城、音樂創作人梁弘志、知名世界男高音帕華洛帝等人都是因為胰臟癌過世,《第六感生死戀》男主角、好萊塢影星派屈克史威茲也正在跟胰臟癌搏鬥。胰臟癌雖然佔癌症死因第十位,但平時無聲無息,發生徵狀多是晚期,平均五年存活率約5.10%,而可開刀者的五年存活率也只有10.15%,令許多人不免聞之色變。
胰臟的外型屬長條狀,分為頭部、體部及尾部。謝瑞坤解釋,長在頭部的胰臟癌腫瘤,有時會造成阻塞性黃疸,比較有機會早期發現,若是體部及尾部,並沒有明顯徵兆,就很難早期發現。
謝瑞坤也無奈地表示,胰臟癌的致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因此很難早期預防。
但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特別提醒年紀大的民眾注意,如果出現上腹悶脹,或持續有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照了胃鏡或肝膽超音波都沒問題,或是沒有刻意節食的情況下體重莫名減輕,就要警覺可能是胰臟癌,最好儘快就醫檢查。
下腹悶脹、頻尿、排便習慣改變,小心卵巢癌上身
除了乳癌、子宮頸癌之外,令許多婦女聞之色變的婦癌應該要屬卵巢癌了。雖然卵巢癌只佔女性癌症排名的第九位,每年也不過五、六百位新病例,但因為多數卵巢癌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平均五年的存活率只有四成多。
很多婦科學教科書都會寫:「卵巢癌的初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長庚醫院婦癌研究中心負責人賴瓊慧表示,卵巢癌細胞剝落下來之後,會跟著腹水循環,從右邊大腸(盲腸部位)到肝臟上方的橫膈膜,再到左邊大腸、降結腸,最後到骨盆腔,細胞容易循著這樣的路徑擴散。當病患上腹出現類似胃腸不適的症狀,常常已經是第三期了。
不過,有些症狀可以多加留意。由「婦科癌症基金會」、「婦科腫瘤學會」及「美國癌症學會」共同提出的報告指出,女性朋友若有下腹腫脹、悶痛、骨盆或腹部疼痛、很快就有飽足感、頻尿與尿急,幾乎每天出現其中一種症狀達二或三週,尤其是過去並無這些症狀,就應儘速就醫。
賴瓊慧也提醒,腫瘤有時可能會壓迫大腸,因此若排便習慣有改變,也是警訊之一。
至於有沒有常規的檢查建議?賴瓊慧提到,一般常聽到的CA125血液檢驗,已有研究顯示效益並不是很高,結果發現,50%的第一期卵巢癌病患,並不會出現異常升高,而有些良性情形如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會導致血液中CA125上升,因此不適合做為早期篩檢的工具,尤其是對還有月經的女性朋友。
但她還是認為,就個人而言,如果女性朋友不放心,可以選擇半年做一次陰道超音波檢查,搭配一年一次CA125的抽血檢查,尤其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更要長期追蹤,隨著年齡增加,癌變的機率也會提升。
■吃的東西也要小心: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研究指出,煎、烤食物產生的丙烯醯胺,可能使婦女罹患卵巢癌與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提高一倍。丙烯醯胺可見於煎、烘、烤的麵包、麥片、咖啡、肉類、馬鈴薯內,每天食用一小包油炸馬鈴薯片、半包餅乾或一些炸馬鈴薯條,亦即吸收二萬五千分之一公克的丙烯醯胺,即足以提高婦女的罹癌機率。
別輕忽月經週期不規則,當心子宮內膜癌
許多人對子宮內膜癌或許比較陌生,但事實上,除了乳癌(因為男女皆可能得乳癌)之外,子宮內膜癌是排名第三常見的婦癌。而且近年來台灣子宮內膜癌病患人數年年成長,成長率高達27.42%,居女性癌症增加率之冠。
相較於卵巢癌的靜悄悄,子宮內膜癌90%會出現異常出血的警訊。賴瓊慧提醒女性注意異常出血,如經血變多、更年期以後出血,或月經週期不規則等症狀,若連續出現三個月以上,就有內膜增生等癌前期病變的可能性,應儘快就醫檢查。
賴瓊慧進一步解釋,女性如果每個月有排卵,內膜細胞就可每個月更新,如果排卵週期不規則,或沒有排卵,內膜細胞剝離不完全,老舊細胞不斷累積,就會形成內膜增生的癌前期細胞,而轉變成癌細胞的機率會隨著時間而上升。
一般人多認為子宮內膜癌應該是年長女性才會發生的疾病,賴瓊慧表示,更年期是子宮內膜癌的好發年齡,但她也碰過很年輕的17歲子宮內膜癌病患。女孩本身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病,不會排卵,從13歲初經之後就月經週期紊亂,等媽媽留意到有問題帶來看診,已經是子宮內膜癌。
初經來時,與更年期時,許多女性朋友都會認為亂經是正常的,但賴瓊慧強調,最好還是讓醫師判斷狀況是否正常。
(審稿專家: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瑞坤)
吃避孕藥會不會致癌?
不少女性朋友擔心服用口服避孕藥會增加罹癌的風險。事實上,賴瓊慧醫師提到,目前的說法並不一致,大部份是擔心罹患乳癌的機率升高,但從流行病學上看來,口服避孕藥並沒有增加乳癌的風險。
而且,好消息是,新型的口服避孕藥以黃體素與雌激素併用,可以阻斷排卵,減少排卵次數,就學理上而言,應可降低卵巢癌風險;另外,因為有提供黃體素,控制月經週期規律,也較不會因為沒排卵而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機率。
不過,醫界強調,並不鼓勵婦女吃避孕藥來預防癌症,避孕藥畢竟是一種荷爾蒙制劑,有增加血栓的風險,賴瓊慧也提醒,黃體素會改變體內血脂肪的結構,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最好能定期檢查三酸甘油脂、膽固醇指數是否正常。
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才是防癌最佳策略
不當飲食、不運動、過重與肥胖,對癌症的威脅僅次菸害。研究證實,體重過重或體內脂肪過多,會增加罹癌風險,包括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食道癌、胰臟癌、膽囊癌、腎癌、大腸直腸癌及乳癌等多種癌症。
因此,多運動、減少鹽分及脂肪的攝取、多吃蔬菜水果,是遠離癌症的重要關鍵。
另外,體力活動本身也可以減少罹癌風險。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與美國癌症研究院發表的最新《防癌指南》中就建議,每天最好可以中度運動1小時,強度運動達半小時。
定期篩檢也要記得做:
■ 30歲以上婦女,每三年可做一次抹片檢查;
■ 50歲以上婦女,兩年可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
■ 18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可進行口腔黏膜檢查;
■ 50.69歲,每二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這些都是政府補助的檢查,民眾可多多利用。
|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氣 唸天
萬丈 唸長
山水土 唸地
多年 唸久
這四個字居然唸 "天長地久" , 真是大開眼界 !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人愛呆房間 易憂鬱或失智
|
2009/09/22
|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元春/台北報導】
據統計推估,全台約有近十七萬名失智症患者,且專家認為,該數據還可能遭低估。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身心科卓良珍日前呼籲,老人家應避免老躲在又暗又小的房間,易造成憂鬱或退化失智。
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身心科卓良珍昨天指出,環境光線比較好,比較不容易造成退化,原因是有一個理論認為,陽光能刺激腦部分泌正腎上腺素,可促進產生神經生長因子,讓神經纖維增長,就「像長頭髮」,神經纖維增長,可進而讓神經傳導較好,避免老人家退化失智。
卓良珍因而呼籲,老人不應老躲在又暗又小的房間,易造成憂鬱,或退化失智,他建議老人家,每天早上八、九點或下午五、六點應外出走走,曬點太陽,除有陽光刺激,外出與人互動,也可避免老人家失智退化。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則說,照光療法的效果有助生理時鐘調整,除此,對情緒亦有幫忙,早期照光療法也是用於治療季節性憂鬱症。
配合 九月二十一日 國際失智症前夕,衛生署也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訂於 九月十九日(周六)在全國各地辦理宣導活動,提醒民眾「關心失智有一套,早期診斷最有效」,盼民眾可先透過「AD8」篩檢失智工具,早期發現失智症病人,協助盡早就醫。
成大醫院神經部主任白明奇補充,早期失智症的症狀包括記憶力不好、幻想、人格改變等。醫師說,記憶力不好包括個案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都不記得,至於患者常有的幻想則包括被偷、被害或 懷疑 先生外遇。
白明奇說,句臨床經驗,失智症的平均發病年齡約六十九歲。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您好;關於預防失智,不妨試試地中海飲食 轉貼以下的文章與您分享!!(文章內容出自鄭醫師的部落格) 不看新聞,連我也不知道921是國際失智症日。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在盛行地中海飲食的希臘及義大利等地,心臟血管及病的發生率偏低,當地老年人有認知功能障礙比例也相對來的少很多,因此,有學者建議大家若想預防失智症的發生,不妨參照地中海飲食作為日常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的保健。
所謂地中海飲食,簡單幾句話,就是每天吃蔬果、豆類、全穀類、橄欖油(國內冷壓的苦茶油效果類似)及核果等等,儘量少攝取飽和脂肪酸,魚類與海產一週可以吃兩次以上,家禽、蛋及乳製品一週不超過三次,紅肉及甜點則越少越好。至於酒,有飲酒習慣的人,建議可以酌量飲用紅酒,但一天不能超過140C.C.,沒有飲酒習慣的人不必勉強。
看完地中海飲食的原則,我想很多人馬上會發現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完全偏離這些健康的飲食原則,難怪現在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的發生率逐年高升。改變永遠不嫌晚,健康的生活就從今天改變飲食開始吧!
有任何問題,歡迎大家提出來討論。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 鄭醫師的部落格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金線連保肝 係金A
|
2009/10/14
|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
中國醫藥大學教授林文川研究確認,金線連真的能保肝。(記者陳正興/攝影)
|
|
民間常認為金線連是清熱解毒保肝良方,國科會委託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藥理學科教授林文川等人進行的研究證實,金線連確具有保肝功效,不久前並通過衛生署審核,取得國內第一個以金線連為主的健康食品字號。
台灣金線連是台灣特有種,分布在台灣全島及琉球等地,在本地素有藥王、藥虎之稱,清朝中葉嘉義地區即有採用的記載,民間常用整株打汁,再佐以蜂蜜飲用,認為有清熱解毒和保肝作用。國科會支持的「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中,林文川及吳金濱兩位學生兩年前著手研發台灣金線連保肝健康食品,如今終於有初步成果。
林文川表示,經這幾年的動物實驗證實,金線連醣苷、多線連多醣的保健效果最顯著。其中,金線連醣苷對緩解肝炎、骨質疏鬆、關節炎及發炎,有不錯表現;多線連多醣則在保護肝臟、促進免疫調節、預防大腸癌、促進鈣質吸收、抗骨質疏鬆及益菌生效應上,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例如保護肝臟,林文川的動物實驗以大鼠為對象,餵食金線連萃取液,評估發現,可降低血漿GOT、GPT 等肝功能指數,減少肝臟含水量,增加血漿白蛋白及肝臟蛋白質含量,減輕脾臟腫大,並降低肝臟脂質過氧化程度及纖維化程度等。
林文川說,他的台灣金線連相關研究,另已取得六項台灣及日本的專利,內容包括增強耐力、抗疲勞、降低血中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脂及抑制血糖上升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表示,市售金線連產品很多,絕大多數是鮮株及保健食品,而非健康食品;另因金線連屬涼性食物,他建議虛寒體質者不要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腸胃。
【 2009/10/14 聯合晚報】
|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腦螢幕越大越好動一動頸肩痠痛少來了
更新日期:2009/10/18 04:09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別小看肩頸痠痛!中部地區一名工廠老闆為了它,晚上睡不著,5年來,竟從半顆安眠藥吃到15顆,不但吃到口齒不清、工廠被迫交棒,且被健保局列為高診次病患,生活大受影響。直到改看疼痛科3個月,解決肩頸痠痛的問題,不吃安眠藥即可入睡後,口齒也清晰了,才又重回工廠掌舵!
台灣疼痛醫學會昨天在台中榮總舉行中區疼痛季會,針對「肌肉骨骼疼痛的處置」進行研討。中榮麻醉科主任洪至仁指出,小小的肩頸痠痛沒治好,讓一名56歲的工廠老闆開始服用安眠藥─史蒂諾斯。剛開始是親朋好友,好心「借給他」吃,後來他自己到醫院看診拿藥。
5年來,他從半顆吃到入睡前,要吃到15顆才睡得著,醫師給他的一個月藥量,他兩天就吃光,只好換醫院換科就診,只為拿史蒂諾斯安眠藥。但因為吃得量太大,自己都不記得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也吃出口齒不清,彷彿曾經中風的後遺症。
他在61歲那年被列為高診次病人,中榮負責輔導他,發現他的問題是肩頸痠痛,在此問題從未解決下,光靠吃安眠藥根本無濟於事,他才會越吃越多,副作用也越來越嚴重。
洪至仁表示,後來在這名患者的肩頸痠痛處打麻醉針,幫助他放鬆緊繃的肌肉,從一週打一次,到隔週打,然後一個月打一次,一共3個月療程,他即不必再靠吃安眠藥即可輕鬆入睡,最近又重掌工廠。
洪至仁指出,別小看肩頸痠痛,來疼痛門診就醫的患者中,有3分之1是因肩頸痠痛求診,除了工作壓力大之外,最主要的問題是姿勢不正確,越痛,肌肉就越緊繃,越緊繃就越痛。
他發現,不少上班族因長期使用筆記型電腦,出現肩頸痠痛。主要是因為使用時,手與肩頸易縮在一起,建議有此困擾者不妨改用桌上型的電腦,且電腦螢幕越大越好,才不易發生整個人縮在一起,造成頸脊痠痛。
他並建議,一天最好做4次肩頸伸展運動,分別是在起床後、午休後、洗澡後、睡覺前,才有助於遠離肩頸痠痛。
●頸肩伸展運動,每個動作持續30秒,前後左右各1回,每次做5回,感到有點緊即可,不必勉強太用力去做。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辣椒素助周邊神經病變患減痛
更新日期:2009/10/19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糖尿病、帶狀皰疹、關節炎患者常有周邊神經病變,疼痛、刺痛、麻痺等感覺揮之不去。英國牛津大學最新發現,10位周邊神經病變患者中有四位患者擦過天然辣椒素藥膏後,局部疼痛症狀獲得緩解,未來辣椒膏或可被視為止痛新選擇。這項研究發表於TheCochraneLibrary實證醫學資料庫。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席娜戴莉(SheenaDerry)和安德魯摩爾(An-drewMoore)研究發現,天然辣椒素(Capsaicin)是辣椒活性物質,過去已有研究顯示,辣椒膏有助減緩疼痛。研究人員綜合9項計1600名成人參與研究。其中7項有449位周邊神經病變患者每天擦3、4次藥膏,藥膏含有0.075%的天然辣椒素,持續12周。而控制組有325位患者參與,他們使用安慰劑藥膏。
結果擦天然辣椒素藥膏那組大約有41%的人表示,疼痛多少有減輕一些。而安慰劑組成員中有26%的人感覺疼痛減輕。
另外還有兩項研究,患者每天使用一份高劑量辣椒素貼布,每天貼30到90分鐘,結果431位患者當中,有39%的人感覺疼痛減緩1/3,另有278位患者使用安慰劑貼布,大約30%的人疼痛症狀減輕。
不過,美國德州大學醫學院臨床副教授史考特查辛(ScottZashin)提醒,辣椒膏可能產生強烈刺激,皮膚會有灼燒感,且現在還不太清楚辣椒膏和一般止痛藥膏相比,到底哪一種效果比較好,需深入研究才能有定論。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