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木質的溫潤,親近指位的握感,愛好無二的戀物癖…三者合一約莫可以道盡此刀的源想來由。難以從寫真中完整呈現的細節,就讓吾人拙劣文字潤飾。

 

 

 

非似裝飾背板以黏著方式固定,刀桿推刀鈕位是一體成型原木車軹而出,琢磨尺寸較真勻稱,作工可想其耗時專注。尚,非是順應原刀體(SAC-1)之扁身,改採適於手部握持動作的圓桿為基礎發想,持之使用以割線,大拇指可攏於推刀位前端;用於近位雕刻,出刀處握位亦有車軹紋路便於拇指食指穩定施力。思慮及握感重點卻不失整體線條細緻,刀桿圓徑亦有詳加斟酌。

 

 

 

 

 

 

 

 

與其說⋯⋯是刀具,貼切一點來說是輔助握具。雖刀桿車工一體成形,然而刀體本身卻非黏著固定於刀桿中。刀體本身是可取出的,後端有一尾蓋,取出刀體可做刀片置換動作。又,即使刀體陳舊,也可抽出置入全新刀體。

 

 

 

不黏著刀體卻能固定刀體於原木桿中不在使用中位移?何能?深度思考到未見內部,藝匠於前端出刀口至中段推刀位以至尾蓋之間尺寸的細究,不是一番計較是難有精工之作。

 

 

 

 

 

 

 

 

木種的挑選,在首批是帶點隨興,主要是木紋色澤,但也考慮了經常用度而不易污染的深色系。搭配與車軹則是藝匠先生隨意發想構成,有素樸有略帶雕飾的各色質感,端看 諸 君偏好為何?我個人是偏好直截了當的簡單樣式多些。您又如何?作為一點參考,不棄請儘管回覆想法喜好。:)

 

 

 

我相當相信投注於器物上的感情,令工藝的成就更上,一件設計工具,除了是盡其本分發揮功能,貼近觸感結合視覺,齊力催生作品,得到功成的充實。我非藝匠,只得以目觀手持施用來揣摩刀具的設計靈思,理解器物欣賞器物,相信是得以器物與人合一的起步。謹以用之珍之,亦必有來自器物之鳴響返饋。

 

 

 

粗糙大手入鏡,不雅多請擔待。此為我私用刀具,極黑須近觀方可察得其紋理微妙,非常鍾愛這帶有禪味的意趣。:)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priccio/153165234834978

 

 

 

 

 

謝謝觀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比柏創意研究所 的頭像
    比柏創意研究所

    ~比柏創意設計研究所~

    比柏創意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